股票配资广东
作者 | 楷楷
前段时间,阿里宣布拟收购主营跨境电商的创业公司“两氢一氧(HHO)”,该公司是原钉钉创始人“无招”在离开阿里后创立的,估值一度高达30亿元人民币,主要包括智能硬件品牌“HHOGene GPods”、宠物品牌“HHOLove”,以及面向日本市场的视频购物平台“7sGood”。
外界一度戏称,马云是为了召回“无招”,才不惜斥资收购其创业品牌。但阿里收购HHO,真的只是为了“无招”?
如今,全球宠物经济热度持续攀升,根据淘宝出海发布的数据,今年618期间,有超3万宠物商家参与大促,超千个商家跨境成交额同比翻了一倍。
事实上,阿里在跨境电商赛道也在积极布局。接下来,有了阿里的支持,HHO的出海故事或许能更加丰满,HHOLove在智能养宠赛道也有望讲出更有“阿里味”的故事。
中国品牌扎堆,智能养宠赛道爆火
HHOLove的成功,是宠物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。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、独居群体扩大,人们对宠物陪伴的精神需求愈发凸显,宠物早已超越了单纯的“动物”范畴,成为养宠人士的重要家庭成员。
根据Euromonitor,2024 年全球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070亿美元,预计到2029 年能达到 2708 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.5%。
养宠人士对各类宠物用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提升,养宠设备也跟着不断升级,从喂食器、饮水机、猫砂盆的“传统三件套”,逐步发展至智能门禁、宠物监控、定位项圈等智能产品。
图源:艾瑞咨询
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智能宠物用品市场规模超过了70亿美元,预计2028年达到200亿美元。其中,欧美地区的智能养宠设备普及程度较高,约60%的养宠人士购置了相关产品。
海外市场规模庞大且发展成熟,中国企业出海也成了必然选择。比如CATLINK、PETKIT、PET MARVEL、FURBULOUS、PETWANT、 HHOLove等,海外智能宠物用品市场几乎被中国企业统治了。
图源:《全球宠物用品电商市场分析》
因此,近两年海外智能养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逐渐演变成一片“红海”。尽管这条赛道尚未孕育出真正的“超级大卖”,但价格战已经悄然打响。
一方面,国内供应链在时效和成本上的综合优势,使得更多宠物企业得以低成本、高效率地进入这一赛道。然而,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涌入,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行业内部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,导致“入行容易,守业难”的现象愈发突出。
比如曾夺得天猫、京东智能猫砂盆类目销售榜第一的“Unipal”,在2019年一度计划出海,但公司却在2023年突然被曝出疑似倒闭的消息。
另一方面,智能宠物用品要从“伪智能”走向“真智能”,仍需要一段时间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目前市场上不少厂商仅是将传统宠物用品简单地搭配一个APP或远程控制功能,便冠以“智能”之名,这种所谓的“创新”与消费者实际需求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。
在亚马逊上随机找了一款月售千台的智能猫砂盆,其中1-3星评价大约占了25%。有用户提到,这款智能猫砂盆看似能够自动清理脏东西,但实际上很容易坏,最后还是要依赖人工清洁,并不能完全“解放双手”。
图源:亚马逊
在亚马逊上搜索“智能猫砂盆”,有超5000件产品,其中20%的产品售价在150美元(约1000元人民币)。但在两三年前,智能猫砂盆的主流售价一度高达800-1000美元,如今却已普遍降至200-300美元区间,不少产品的售价甚至跌破了150美元。
HHOLove不走寻常路,拿下海外“铲屎官”
因此,尽管智能宠物用品市场前景诱人,但中国宠物品牌要赢得海外“铲屎官”的青睐,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其中,线下渠道的缺失是不少中国宠物品牌出海的痛点。在欧美市场,商超、连锁店等线下零售渠道是智能宠物用品的主要出货渠道,根据智研咨询,线下渠道的销售占比约为60%。
然而,中国宠物品牌普遍更擅长电商打法,要渗透海外线下市场,绝非一日之功。所以,如何尽快在线上打开知名度,则成为中国企业的关键突破点。
图源:智研咨询
以HHOLove为例,其出海“三板斧”也颇具代表性。首先是DTC独立站,HHOLove的独立站以独特的卡通风格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,再配以丰富的产品图片和视频,不仅生动地呈现了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优势,还通过优质内容与用户建立了深度连接。据悉,截至2025年,HHOLOVE已经服务了超过29万名客户。
图源:HHOLove独立站
其次,则是第三方电商平台,包括亚马逊、乐天等电商平台。官方数据显示,HHOLove TY-Pro自动猫砂盆首发当月便登上了亚马逊该品类新品榜的第一名,复购率超过了35%。
最后,则是达人矩阵助攻,HHOLove在Ins、TikTok,以及国内视频号等社媒平台上均搭建了账号矩阵,主要发布宠物互动视频以及产品种草视频等。
图源:TIKTOK
不过,目前大部分出海品牌在营销和渠道打法上都大同小异,再加上行业竞争者众多,HHOLove在这几个渠道上的表现都不算特别亮眼。
根据similarweb数据,HHOLove的月访问量约为4000,约20%为直接流量,约60%为有机流量,这表明独立站主要依赖于自然搜索和直接访问,付费流量和媒体引流相对较少。另外,其在社交媒体上粉丝数量和互动数据也表现平平,内容运营频率并不高。
图源:similarweb
因此,相较于大部分跨境品牌的营销打法,HHOLove更倾向“不走寻常路”。一方面,将众筹平台作为出海跳板。
以HHOLove旗下的智能猫咪陪伴机器人为例,其将Kickstarter、Indiegogo两大众筹平台作为亮相初舞台,不仅能够在市场起步阶段先验证用户需求,还能先刷一波好感度,成功吸引了首批忠实用户群体。
图源:HHOLove独立站
近年来,也有越来越多宠物品牌选择通过众筹平台“试水温”。比如PAPIFEED、CATLINK、PETKIT等品牌都曾借道海外众筹平台完成新品发布,PETKIT还拿下众筹超百万美元的佳绩。
另一方面,HHOLove在营销层面更显“阿里基因”,在日本,其通过HHO子公司7sGood实现了品牌出海。
7sGood是基于短视频的购物平台,其跟全球知名设计师和制造商直接连接,采取的是C2M模式,消费者可以通过刷产品介绍、试用视频,从中挑选心仪商品。这种去除“经销商赚差价”的模式,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实惠的产品,还能进一步增强用户对商品的信任感与购买欲。
图源:7sgood官网
此外,借助这一平台,品牌还能直接掌握用户数据与反馈,精准洞察需求并快速响应,真正实现从源头到消费终端,构建起有别于传统模式的DTC生态。
杀出红海,宠物品牌还需“新招”
不难看出,在当下的跨境电商市场中,品牌突破的关键不仅是流量争夺,还是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的精细化能力,从用户画像的精准分层、产品体验的创新优化,到本土化运营的深度渗透,每一个环节的打磨都将能决定品牌的成败。
因此,在智能宠物用品市场中,战场亦在进化。
在品牌定位上,玩家开始占领更细分的定位。比如CATLINK坚持“用科技感知宠物健康”,用户可以通过App全面了解宠物的健康情况,凸显了品牌对宠物健康情况的关注。
PETKIT则占据了宠物生活领域的心智,其产品线覆盖智能穿戴设备、智能喂食器等,希望通过智能科技进一步丰富宠物的生活质量和体验。
Furbulous 更聚焦于猫砂盆,比如首款产品Furbulous Box是全球第一款具备自动打包功能的智能猫砂盆。HHOLove则从数字化链接人宠情感这一角度切入赛道,其对数据的洞察和调用能力,隐约也有“阿里系”的影子。
在营销层面上,PETKIT联合创始人Shelley指出,“宠物赛道不缺流量,但海外KOC/KOL的数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。” 当大家都在争抢红人,如何从庞大的信息流中抓住精准流量才是关键。
PETKIT选择将所有KOL都试一遍,确定哪些人与品牌调性更贴合;Furbulous则自己培养“品牌大使”,选择牧师等在当地更有知名度的人士来传递品牌价值观;CATLINK在韩国则通过影视剧植入方式跟明星进行合作。
HHOLove背后的HHO则自建了日本MCN,CPS系统,为HHOLove以及更多品牌提供线上广告、寄售及亚马逊乐天等全渠道运营服务,帮助品牌出海。
图源:HHO官网
在产品层面,本质仍是技术深耕。目前来看,尽管各大智能宠物用品都在强调“智能化”,但更多依然停留在浅层的智能交互阶段,比如智能语音、智能控制、实时监测等。
要进一步挑起消费者的兴趣,智能宠物用品还需要实现新的技术突破。比如Dogness摄像头能够识别宠物的不同情绪状态,联动其他智能终端进行音乐、气味的安抚;一款名为Traini的App则推出了翻译狗语,分析狗狗面部表情和身体行为的功能,一年内下载量暴涨400%。
因此,无招回归阿里后,HHOLove能否借阿里AI大模型,进一步突破宠物情感交互算法,将成其突围关键变量。
在宠物经济全面爆发的当下,智能设备的硬件参数逐渐趋同,如何为科技赋予情感温度,成为智能宠物品牌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核心命题,也是对“人宠共生”关系的重新审视。
目前来看,HHOLove最大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其不走寻常路的差异化打法,以及背靠阿里系资源,在技术赋能、生态协同与全球化布局上的天然加持。
不过,如果其想要在智能养宠赛道走得更远,便不能仅依靠大厂光环,还要在生态布局上更进一步,懂得用户,才能更懂毛孩子。
参考资料:
[1] 扎堆出海!百亿级智能宠物用品赛道方兴未艾,却在半路杀出一场“内卷危机”. 亿邦动力
[2] 大佬跨界闯进跨境圈,靠智能养宠用品征服老外 . 跨境黑马
[3] 钉钉CEO创立股票配资广东,它靠猫咪“保姆”收割海外铲屎官 . 白鲸出海
配多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