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个东西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,当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炒股配资官网开户,它是能救命的,安上后我们更放心了。”9月23日,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,75岁患者刘先生的家属脸上多了些笑容,刘先生于22日完成了云南省首例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(EV-ICD)临床植入手术,记者了解到,该技术是目前防治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措施。
2011年,刘先生因心肌梗死接受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,但近期他早晨起床感觉胸闷,手脚也没有力气,于是到省一院心血管内科就诊,经检查是部分心肌已坏死形成室壁瘤,心脏射血分数(EF值)低于35%,心肌功能严重受损,属于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。
“患者放了心脏支架,但心脏不断收缩就把不会动的部分挤出去,形成室壁瘤。”省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范洁介绍,经过心血管内科团队全面评估后,认为EV-ICD的皮下植入方案适合刘先生的病情,对于高危患者,心衰治疗是基础,但预防心源性猝死才是关键。
“一棵秧苗如果缺水,我赶紧给它浇水,秧苗会活过来,但秧苗黄了再浇水就没用了。”范洁举例说,EV-ICD相当于一台体内的除颤仪,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测患者的心跳,一旦检测到致命性室速或室颤,可在数秒内自动放电除颤,第一时间阻断猝死风险,“这就像带了一个医生和一台除颤仪在身边,患者可以及时得到治疗,避免猝死的发生。”
据了解,该手术仅需在患者胸骨旁皮下切开一个小口,通过建立隧道埋藏电极,再将体积约33立方厘米、重量77克的脉冲发生器放置在腋下附近皮下即可。范洁说,EV-ICD几乎是终身伴随着病人,机器埋在皮下,不进入心脏和血管,大大降低了感染、心内膜炎等并发症,同时,血管也有了通路,不存在血管阻塞等风险,也规避了导线对心脏瓣膜及心功能的潜在影响。
范洁介绍,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,经过临床研究发现,EV-ICD对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成功率在95%。“目前这一技术主要适用于心力衰竭且心脏射血分数显著降低(如EF值低于35%)的患者炒股配资官网开户,心肌梗死后心脏形态改变、形成室壁瘤的患者以及曾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的患者。”范洁说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黎浩)
配多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